本報通訊員 孟凡忠 記者 王海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和三中全會精神系統闡述了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施政綱領。”海澱區委書記隋振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落實好總書記講話和三中全會精神這個最大的頂層設計,關鍵是要結合各自實際,有序推進,不搶跑,不拖宕,認真把自己腳下的石頭找準、踩實、走穩,擔當起一域一方的過河責任,找準著力點,實現重點突破,推動區域全面改革。
  推動政府轉型,建設服務型政府
  “深化改革,首先要過政府自身這條河。”隋振江表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突破口。
  今年,海澱區已圍繞辦理企業設立審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以及人力資源服務等四個方面進行改革探索,其中對企業設立審批環節減少22個,土地一級開發項目主要審批環節減少29個,建設工程類項目主要審批環節減少14個;推動“一科制”改革,實現“一個窗口受理、一個機構審批、一個公章辦結”,所有辦事時限縮短50%以上,審批流程大大簡化。
  下一步,海澱將在承接好市級部門審批事項權限下放的基礎上,進一步精簡事項和再造流程,推進行政審批事項和便民服務事項下沉,利用區綜合政務服務中心、街鎮、社區服務中心的三級平臺,實行各類審批服務事項的就近辦理和全區通辦,進一步方便轄區企業和群眾。
  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推動科技文化創新
  在談到文化及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時,隋振江表示,海澱作為中關村核心區,擁有豐富的科技、文化資源,“我們要樹立低層級政府促進大改革的決心和擔當,發揮體制內體系外的優勢,把推動科技、文化創新作為重點,通過融合、引導、服務、落地等政策措施,為科技文化法制機制改革創造環境,打開缺口。”
  這樣的實踐在海澱區已經開展。近年來,海澱區通過與駐區高校、院所、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措施,探索建立政、產、學、研技術轉移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建立起以企業和市場為導向的科技創新體制。在文化建設方面,區政府牽頭建立了區域演藝聯盟,將體制內體系外豐富但沒有進入市場的文化人才、團體、場所資源整合起來,以演藝市場為主導、政府惠民補貼為補充,先後兩年舉行300場惠民文藝演出,為文化體制改革作出有益探索。
  破解人口資源環境難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海澱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地區,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日漸突出。“貫徹全會的精神,我們將圍繞這些難題大膽探索,積極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隋振江介紹,目前海澱結合三大功能區建設,已完成27個地域空間整合,東升科技園、學院路科技園、玉淵潭科技商務區等一批有特色的集體產業園應運而生,為核心區建設開闢了新的空間,帶來了活力。
  在推進城鄉一體化方面,海澱今後幾年將圍繞實現城鄉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一體化,推動城中村搬遷騰退,探索保留村莊就地改造、利用各鎮集體建設用地發展高端產業園等方式,實現土地功能的調整、產業結構的升級、城市功能的完善、農民收入的增加。
  回應群眾急切期盼,加強民生領域改革
  在民生問題上,隋振江表示,全心全意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推進教育、住房、衛生、養老等民生領域的改革,是海澱區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目標所在。
  下一步,海澱區將以多種形式增加辦學空間,探索優秀教師輪崗、名校分址辦學等方式,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進一步開展市場化租賃補貼和籌集社會存量房源,擴大公租房的來源和供給,加大自住型商品房供應力度,滿足群眾的住房需求;盤活政府、社會的養老資源,完善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助老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綜合養老服務體系,推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與管理。
  隋振江最後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合號,海澱作為首都重要的功能拓展區,必須勇於擔當、敢於創新、善於實幹,緊緊抓住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機遇期,在首善之區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中練好內功、全面提速、再立新功。
  (原標題: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s57nseie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